這聲音清冽又帶著幾分譏諷,殿內(nèi)一瞬鴉雀無聲,轉(zhuǎn)而開始嘈雜,朝臣之間相互竊竊私語。
畢竟素來和凌不疑不對付的霍卿越竟然替凌不疑說話了!
就連文子端也是驀地睜開了雙眸,望向那個身著緋色朝服,依舊不動如山的身影。
五皇子小聲叨叨:“今日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!”
左大人徹底被懟住了,無話可說。再說下去就是大不敬,他怎敢和太子比尊卑。
文帝無比滿意,關(guān)鍵時刻還是得靠曦禾,他一出馬,你看,這不就解決了嘛,隨后裝作不在意揮揮手:
“好了,既然凌不疑告假,此事先放一放,眾愛卿今日可有事要啟奏?。俊?/p>
太子作揖:“父皇,據(jù)兒臣所知青州郡上一任賊曹掾辭官隨家中北上,此刻剛好缺一名賊曹掾,吾想舉薦太子妃的堂兄孫勝做新一任賊曹掾?!?/p>
小越侯直言反對:“不妥,那孫勝目不識丁,胸?zé)o點墨,去此做賊曹掾,他理的清要案文書嗎?”
文帝:“這么說,小越侯有合適人選?”
小越侯頷首:“回皇上,三皇子的確有一人選?!?/p>
文子端上前作揖:“父皇,兒臣有一門客,名曰楊繼之。此人雖出身寒門,卻從小苦讀圣賢學(xué)問,是個正義賢良之士,理應(yīng)是最合適的人選?!?/p>
太子黨樓太傅回?fù)舻溃骸皶x書寫字又有何能耐?賊曹掾乃是掌破案捕盜之事,一屆書生能干什么,自是要會擒拿格斗之人更能勝任!”
小越侯嗤笑:“擒拿格斗?郡里有的是捕手代勞,需要賊曹掾親自出手嗎?”隨后看向文帝:“皇上,賊曹掾雖只是七品,可卻也是身居要職,那不學(xué)無術(shù)之人豈能服眾?”
你一言我一語,爭論不止。
皇子之爭暗地里風(fēng)波不斷,如今朝堂兩級分化,屬太子黨和三皇子黨更甚。
空氣中彌漫著一層硝煙的味道,政見不同,兩黨之間的舌戰(zhàn),是常有的事。
一時之間,大殿內(nèi)各持己見僵持不下,庭尉府總管紀(jì)大人上前一步:
“皇上,依臣所言,這賊曹掾一職還是要給一個文武兼濟之人更妥當(dāng)?!?/p>
這個紀(jì)大人他不屬于三皇子和太子任何陣營,若非要論,應(yīng)是站在文帝一邊的老臣。庭尉府乃京都辦案要地,而青州屬地方,他的諫言還是有一定的經(jīng)驗之道。
樓太傅不樂意了:“紀(jì)大人說的輕巧,文武雙全之才不可多得,豈能是爾說找就能找的到的?”
他說罷卻見那個身長玉立的身影發(fā)出一聲嗤笑,問道:“曦禾殿下為何發(fā)笑?”
我彎起唇: “樓太傅方才不知文武雙全之才,可那人卻是近在眼前,不知是樓太傅眼拙,還是曦禾看錯了人?!?/p>
文帝好奇道:“曦禾,此人是誰?”
“樓家二房,樓太傅之侄——樓犇。此人能文善武,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。不過在曦禾看來,以他的出身和才華,就算是進尚書臺也未嘗不可?!?/p>
文帝囔囔自語:“樓犇?朕讀過他的文章,的確出類拔萃?!?/p>
樓太傅忙跪地:“皇上,我那侄兒心比天高不愿外放,況且他還年輕,喜游歷四方,好江湖結(jié)交,所以此職他是擔(dān)不得啊!”
畢竟那是樓家的家事,我也不能隨意插手。
小越侯急了:“青州如今盜賊猖狂,一日不可缺少賊曹掾一職啊,楊繼之苦讀圣賢一心報國,請皇上盡快決斷!”
太子黨一大臣得了樓太傅的眼色,連忙上前:“皇上,依老臣看,還是孫勝更甚一籌!”
只見文帝點點頭:“嗯,既然青州告急,那就先從太子和三皇子舉薦之人中選一個了?!?/p>
五皇子縮著腦袋躲在我的背后:“曦禾你可千萬別動啊?!?/p>
我只聽到那家伙嘴中碎碎念:“看不見我,看不見我…”
各位大臣爭相諫言,文帝環(huán)視了一周:“五皇子有何見解啊?”
此刻被點名五皇子一個激靈,挪著小碎步,低著頭磕磕巴巴道:
“兒臣看都…都行?!?/p>
“都行?”文帝恨鐵不成鋼:“什么叫都行?”
五皇子為難地作起了揖:
“那個…兒臣愚鈍,兒臣不知。”
文帝無可奈何,扶額嘆息,隨即繼續(xù)看向我:“曦禾,還是你來說說,太子和三皇子舉薦之人選誰啊?”
頓時全殿的眸光全部集中到我的身上。
畢竟霍卿越的話據(jù)有可考性,皇帝時常應(yīng)允。兩派之間都捏了一把汗。
太子不由有些緊張,而三皇子那雙幽深的眸光再次投向那個身影。
“賊曹掾乃五吏之一,專掌破案捕盜,守一州百姓安寧,是民心之所向”
“既然青州近日盜賊猖獗,百姓家中金銀財帛不翼而飛”
“那便以七日為期,誰若是斷了此案,便能勝任”
“畢竟,曦禾以為,能者居之?!?/p>
從文子端這個方向恰好可見霍卿越的側(cè)顏,如寒月般清絕,長眉淡漠,兩目深靜,他總能巧妙的化解朝堂之爭。
文帝大笑: “好一個能者居之!”
崔佑出列諫言:“皇上,曦禾殿下所言極是,自古良才善用,能者居之,由此才不失公允?!?/p>
萬松柏出列:“臣附議!”
文帝聽罷立即拍板斷定:
“好,就按曦禾所言,以七日為期,誰率先破了案,誰就擔(dān)得賊曹掾一職?!?/p>
如此,兩人互相競爭,誰優(yōu)誰劣一試便知,太子一黨和三皇子一黨也不好說什么,今日這朝堂的風(fēng)息算是平靜了一時。
曹成見文帝倦了,適時高聲道:“有事啟奏,無事退朝。”
作者寫這一章是為了說明,霍卿越在朝堂上的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