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的戰(zhàn)局并不明朗,馮太后本想在齊國剛剛建朝的時候趁虛而入,沒想到反被人打到了自家門口。
三路大軍派出去將近半年,不論是廣陵還是壽春,戰(zhàn)氏都沒有絲毫進展。對國內(nèi)的糧草卻是一個極大的消耗。
而在她將大量兵力投入到南方的時候,魏朝的隴西和雍州也不太平,接連有百姓叛亂。
這些日子她都在處理這些事,最后馮太后沒有沒有再派出數(shù)萬人的軍隊繼續(xù)南征,而是選擇派尚書游明根率兩千騎兵支援茬眉戍,把這些南蠻趕跑即可。
西北、關中的叛亂是羌人、氐人造反,甚至殺了地方官??梢姌O大可能是官逼民反。雖然人數(shù)不多,很快就被平息,馮太后卻另有思量。
在這個偌大的魏朝,不僅面臨著南邊的威脅,還有北邊的蠕蠕也在虎視眈眈。內(nèi)部同樣難題重重。鮮卑人和漢人交錯,胡漢矛盾明顯。而在邊境還住著很多除了鮮卑以外的部落,他們都是當年道武皇帝打服的。
此時她若仍舊固執(zhí)地將魏朝的主力投到南方,國內(nèi)空虛,極有可能會引發(fā)更大的動蕩。
那要怎么才能緩和國內(nèi)不太平的局勢?馮太后在第一次臨朝稱制的時候就已經(jīng)找到了答案。
兩害取其輕,馮太后已決定從淮南戰(zhàn)線撤軍,便封自己的兄弟馮熙為車騎大將軍,讓他率軍去接應還在南方的軍隊,撤還平城。
馮熙要出征了,出發(fā)前幾天就來常氏的院里看望一雙兒女。
馮鴛長大了,馮熙就沒有再抱她,大掌溫和地摸了摸她的腦袋,歉疚地笑道:“阿爺這一次去,估計得兩個月路程,可能要錯過咱們鴛娘的生辰了,所以阿爺提前備了生辰禮。”
這些年他又有了很多孩子,但是最疼愛依舊是大女兒馮鴛,無論是在外做官還是留在平城,從來不會忘記她的生辰。
常氏笑著捧出一個托盤,里面是一個瓔珞。金項圈正中間的玉鎖有巴掌大,是上好的白玉所制,鏤空處雕著“?!弊帧fi片下是紅瑪瑙水滴墜,如同胭脂色的煙霞。兩側(cè)是紅瑪瑙串成的珠鏈,底端墜著白玉環(huán)、綠流蘇,金玉交輝,雅致貴重。
這時候佛教盛行,瓔珞在世家貴族女子中是很流行的首飾,還有辟邪消災、護佑平安的作用。
因為父母疼愛,所以馮鴛也有很多瓔珞。
她驚喜地哇了一聲,小手接著托盤,漂亮絕倫的小臉笑盈盈的,“阿爺,這個真好看!”
馮熙親手為女兒戴上,擺正了玉鎖。馮夙就趴在他的膝上,伸出胖嘟嘟的小手,調(diào)皮地拉了拉瓔珞的流蘇。
馮熙又說:“我已經(jīng)交代公主,到時候為鴛娘辦宴席?!?/p>
常氏笑著行禮,柔聲道:“有郎君掛念,是鴛娘的福氣。郎君出門在外,也要保重身體?!?/p>
馮鴛和馮夙都爭先恐后地讓他不要受傷,馮熙摸著胡子,笑呵呵地應了。
“鴛娘,改日你進宮就告訴官家,讓他不用擔心韓公。別的不用說,他會懂得的。”
妹妹太過強勢自信,馮熙也絕非什么善類,可為女兒考慮,卻不敢把事做得太絕。
馮鴛也不知道為什么阿爺要沒頭腦地交代這句話,低頭喜愛地撫弄瓔珞,脆脆應了一聲。